戈壁灘上建花園:退役軍人孫天鵬在戈壁灘建設千畝經濟林的故事
從臭氣熏天的垃圾場,變成樹綠蔭濃、瓜果飄香的“城市后花園”需要多長時間?
“6年!”金昌市金川區寧遠堡鎮退役軍人孫天鵬斬釘截鐵地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年51歲的孫天鵬是土生土長的寧遠堡鎮人。1990年,18歲的孫天鵬走進軍營,成為一名光榮的士兵。服役期間,他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學習、刻苦訓練,榮立三等功1次,被評為“優秀士兵”2次、“學雷鋒先進個人”1次,獲得“衛國戍邊”銀質紀念章。
退役后,孫天鵬在摸索中發現,隨著人民生活質量提高,空氣優良、宜居宜業成為市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園林綠化市場前景廣闊。
于是,他來到蘭州市綠五洲園林綠化公司,一邊打工一邊學習園林綠化技術。經過多年磨礪,他成長為園林綠化專業技術人員,繼而成為綠化項目施工隊長、項目經理。
2016年,孫天鵬積極響應生態文明建設號召,創建了甘肅鑫泉大地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全面拓展多元化生態綠色產業。
彼時,毗鄰金昌市區的金川區寧遠堡鎮西坡生產區東北側有一片戈壁灘,常有人將建筑廢棄物、白色垃圾、生活垃圾傾倒于此處,長年累月,這里變成影響市容市貌的一塊“牛皮癬”。每逢大風天氣,白色垃圾被刮得到處都是,市民備受困擾。
2017年10月,金川區啟動實施全域無垃圾環境整治行動,這片戈壁灘被列入整治范圍。
作為寧遠堡鎮人,具有豐富綠化經驗的孫天鵬主動“請戰”,帶著多年打工、承包綠化工程積攢的500多萬元,決心改造這片戈壁灘。
2018年初,垃圾清運、地面平整、開挖樹溝等工作完成。同時,孫天鵬聘請市、區林業專家對林帶進行系統規劃,開始大規模種植玉露香梨和秋月梨的工作。
然而,戈壁灘一場狂風肆虐過后,剛剛栽種的果樹苗被吹得東倒西歪,甚至連根拔起。經過研究,孫天鵬決定改變種植方法,以樁定穴,在苗木間隙,每隔數米栽下一根水泥樁,以繩索牽住苗木,將苗木牢牢固定在土地上;果園外圍栽高大的白楊樹,減弱風沙侵襲力度,取得了良好效果,樹木成活率極高,長勢旺盛。
干一行,鉆一行。在樹木的日常管理養護中,孫天鵬采用挖定植坑等標準規范操作,探索制定適合河西地區玉露香梨的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打造出玉露香梨梨園的典型樣板,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玉露香梨梨園的建設和示范推廣。
“我們在實施標準化種植和高產高效新技術集成示范應用的基礎上,發展林下生態綠色養殖和有機蔬菜種植項目,為市民提供安全綠色的食品及美好的農耕文化體驗。”孫天鵬說。
經過多年的辛勤勞作,戈壁灘上的千畝經濟林逐漸形成規模。2020年,甘肅鑫泉大地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千畝經濟林被甘肅農業大學園藝學院確定為實踐教學基地,被金昌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確定為退役軍人創業示范基地。
仲夏時節,坐在花果樹木掩映中的連廊亭臺,感受微風吹來的絲絲涼意,暑氣頓消。不遠處,幾名市民已架好燒烤架,拿出準備好的食材開始燒烤……孫天鵬的千畝果園,儼然已成為城市靜謐的“后花園”。
關鍵詞: